业内动态
前段时间,各路媒体都在炒作宝钢武钢重组的消息,6月26日,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我们都在上海肇兴金属的会议室,大家听到这个消息,第一反应有些哗然,也有些必然。
记得一年前,宝钢掌门人马国强到武钢集团担任董事长,这两大钢铁集团重组合并的传闻达到三年来的最高潮。当时肇兴金属的王总还跟大家说,这么大体量而复杂的两个公司,应该不会吧?搞个超级巨无霸出来啥意思呢,宝钢未必乐意,武钢也许心塞啊。
看看昨天隔壁娱乐圈,林心如霍建华,陈晓陈妍希,两对都主动公开公布落落大方的好吗。当然,宝钢和武钢也并非有意隐瞒,这让我想到去年上海静安闸北两大城区直到合并前夜,双方还都在忙着说没这回事——毕竟上头没宣布之前,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。
首先,作为宝钢彩涂板的一级代理商,我们支持钢铁业兼并重组,但反对宝钢武钢合并,确实会有局部市场垄断问题,特别是硅钢以及华南的汽车板。猜测可能是急于做出些成绩,而其他重组涉及央企和地方政府,谈判成本太高,两个央企之间省劲许多······
打脸要服气!先来看看宝武合并台面上的理由和好处:
1、 般配。宝钢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钢铁生产企业,武钢股份是国内第二大钢铁上市公司,同样拥有先进生产线。强强联合,能驶出一艘6000万吨粗钢生产能力的钢铁航母。
2、 去产能。2016-2017年两年时间,央企要率先压减10%左右的钢铁和煤炭产能。李克强总理现场考察武钢集团时将其纳入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试点。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也说了,武钢和宝钢重组,是基于钢铁去产能的考虑。
3、 发展要求。国家层面要求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集团的要求。2015年工信部《钢铁产业调整政策》提出要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进程,在全国形成3-5家超大型的钢铁集团。
4、 时机合适。原武钢一把手邓崎琳被调查,武钢在2015年陷入巨亏、员工面临大幅减员难关,需要过难关。
5、 人员合适。马国强在调任武钢前,在宝钢供职长达18年,担任过宝钢集团副总经理、总会计师,以及宝钢股份总经理。有助于两大央企内部融合,进而提升重组效率。
6、 前景灿烂。宝武合并后将成为中国钢铁业第一个航母级钢企,产量超越河北钢铁跃居世界第二位。二者取向硅钢产能将占据国内总产能的71%,高端汽车板产能占据近60%。
7、 协同效应。双方在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北市场可一致面对市场,比如防城港和湛江两个原本各自为战的项目,可以一致辐射东南亚;在物流配送方面可形成互补降低成本;可实现两者综合竞争力的提升。
然后再来说说台面上的难度和障碍:
1、 真的很般配吗?武钢始建于1955年,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,深处中南腹地、计划经济气息较浓;宝钢是1978年成立,一开始就采用日本技术,是中国最现代化的钢企,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张优质好牌。如果企业也有气质,宝武不太一样。
2、 大家日子都不好过。2015年,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67%。武钢股份2015年财报显示,当年武钢实现营业收入583.38亿元,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-75.15亿元,同比下降697.64%。据2016年一季报,武钢负债总额已增至682.17亿元,负债率首次突破70%。宝钢算是业界良心,利润也大幅缩水,股份公司2015年净利润10.13亿元,同比降82.51%。(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总经理戴志浩在2015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21.6万元,相比于2014年的189.0万元下降167.4万元,降幅达88.6%。)
3、 要处理的问题很多。作为各自区域的龙头企业,上海和武汉之前利益如何协调?人员如何安置?债务如何处理?去谁家产能?面对同一市场机会竞争谁先让步?而作为两个全产业链的大企业,合并带来的竞争减少、产业链整合的收益究竟有多大?相反企业越大、层级越多,管理成本也越高的可能性又有多小?
4、 双方各自拖家带口,内部仍有未竟的整合事业。宝钢这边,2007年并购八一钢厂和邯钢新区,2008年并购广东钢铁集团,投资建设湛江基地,2009年重组宁波钢铁。直到现在,这些项目的整合仍然在进行。就在过去的半个多月内,韶钢、八钢先后终止重组,最擅长资本运作的宝钢接连遇到两次重组失败。
武钢这边,2005年重组鄂钢,2007年重组昆钢,2008年重组柳钢、成立广西钢铁集团。这都是在上一轮钢铁业并购浪潮中的作品,但一系列兼并重组也并没有达到强大的协同效果。现在已经有专家建议柳钢马钢不如考虑在一起。
5、 业界对宝钢会多受点累、武钢摊上好事的观点比较一致。6月28日,穆迪表示,宝钢与武钢拟进行的战略重组对宝钢信用评级不利。
6、 兼并重组,最难的从来不是把1加上另一个1,而是如何真正实现全方位融合,如何做大之外还做强。
不管未来重组之路是否坎坷,我们都希望国内钢铁企业重组去产能响应国家的战略方针,关于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探讨有很多,理由主要有两点:一是产能利用率不高。2015年我国钢铁产能约12亿吨,产量约8亿吨,据此计算,产能利用率不到70%,得出产能过剩结论。二是钢铁行业亏损。目前虽进口铁矿石价格有所下跌,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更多,2015年四季度以来,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,连作为钢铁末端产品的彩涂板也不能幸免。所以,宝钢和武钢的重组开启了一条攻坚之路,无论成功与否,都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复兴淌出一条新兴之路。